头闻号

陈丹

棉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西方家具艺术史(近现代家具史)
西方家具艺术史(近现代家具史)
发布时间:2024-10-01 01:29:5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1. 近现代家具史

市面上介绍木工的书籍不少,比如彼得科恩的《木工基础》,《木工全书》、《雕刻全书》,以及新出版的柯林斯《木工全书》等。但如果你读过以后就会发现,这些书其实都是一个路子:介绍木材、介绍手工工具、介绍电动工具、介绍几种简单木作。这些都是老外的玩法,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内容

他的《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》一书,立意古建,但讲的却是中国传统工具的历史沿革。书中从木材的五个处理环节——伐木、裂解、平木、穿剔、测量及定向——入手,详细解释了从远古到近代,不同历史时期、不同生产力水平之下的木材处理工艺,以及锛凿斧锯刨钻规矩等中国传统木工工具的由来和发展脉络。

对于喜欢传统榫卯木工的业余爱好者来说,手拿一本《中华榫卯》,再借鉴网上的手工视频,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大多数传统榫卯的制作方法

2. 西方现代家具发展史

中式家具主要是明朝流传到国外的。所谓中式家具,主要是明朝的家具,随着郑和下西洋,除了去和外国有好交往,也把中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,中式家具也就在这个时候流传到了国外,并且收到国外人多喜爱,而且风靡一时。以上供您参考。

3. 中国近代家具

高端西班牙整体家居品牌MODA LOFT,专注于打造属于中国制造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现代家居,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家具品牌,营销网络基本已覆盖国内一线城市,在国内30多个城市拥有40多家专卖店,并且这一数字在持续更新。属于二线品牌

4. 近代家具发展史

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的保险公司是广东保险公司。广东保险公司是在1805年由英国商人设立的,不仅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,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保险公司。由于广州是旧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,在鸦片战争之前保险就已经作为西方商品进入中国

5. 近现代家具的发展的历史

夏朝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阶级差别的奴隶制国家,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用油漆涂抹家具,初步掌握了漆器工艺。并且开始用雕刻来美化家具。从陵墓中所发现的随葬品来看,不难想象当时宫室内部的陈设相当华丽,当时的木架上可能有某些雕饰,表面涂有红色的颜料,宫内建筑及家具陈设应极尽奢华。

春秋时期铁制工具的出现,大大促进了家具的进步和发展。此时先民已经掌握了木材干燥和涂胶技术,还创造了许多榫卯形式,使家具有了更加坚实合理的结构。

战国时期的家具更丰富。战国时期青铜工具逐渐为铁器所代替,铁斧、铁锯、铁凿、铁铲、铁刨等工具的应用,为家具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。建筑构架中的燕尾榫、凹凸榫、割肩榫工艺也用于家具制作。随着手工业的发展,在木制家具的表面进行漆绘的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

战国时期是我国低形家具的形成期,因为那时的生活方式仍然是“陈之日筵,坐之日席”的跪坐式。此时家具的总体特点是造型古朴、用料粗硕、漆饰单纯而粗犷

6. 近现代家具史的开创者

李贺生平简介:

李贺(约公元790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是“长吉体诗歌开创者。”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,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(大郑王)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。有《雁门太守行》、《李凭箜篌引》等名篇。著有《昌谷集》 。

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。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,抒发对理想、抱负的追求;对当时藩镇割据、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。留下了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,“雄鸡一声天下白”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等千古佳句。

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,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,所以后人常称他为“鬼才”,“诗鬼”,创作的诗文为“鬼仙之辞”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

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
7. 中外家具史

我国家具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。

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史悠久,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,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,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。

随着社会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家具也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。中国家具包括很广,但通常指 “桌椅板凳”之类。

古人是席地而坐,室内以床为主,地面铺席;再后来出现屏、几、案等家具,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,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。到商、周、秦、汉、魏各时期,没有太多变化,有凳、桌出现,但不是主流;直到汉代,胡床进入中原地带,到南北朝时期,高型坐具陆续出现,垂足而坐开始流行。

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,高的桌、椅、凳等已被不人所使用,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。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家具发展方向。

魏、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,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。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,人们开始坐高,双足悬起,中国垂足家具才逐渐兴起,唐朝,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,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,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。

到了明清时期,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,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。优良的材质,纯熟的工艺,这些都是明以前的家具所无法比拟的。

⑴商、周、战国时期

我国低型家具的形成期,其特点是:造型古朴,用料粗壮,漆饰单纯,纹饰拙犷,榫卯工艺在这一时期已有一定的发展。

⑵汉代

我国低型家具大发展的时期,坐榻、坐凳、框架式柜等家具比较常见。装饰纹样增加了绳纹、齿纹、三角形、菱形、波形等几何纹样以及植物纹样。

⑶两晋、南北朝时期

由于受到民族大融合和佛教传入的影响,家具在此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已由矮向高发展,品种不断增加,造型和结构也更趋丰富完善。

⑷隋唐时期

我国高型家具的形成期,各种高桌、条案、扶手椅都已出现,造型上已达到简洁、朴素大方的境地,工艺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。唐至五代,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,五代时期家具以发展的初步完善,以有直背靠背椅、条案、屏风、床、榻、墩等家具。

中国家具在唐宋两代有了根本的发展 ,对以后明清家具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,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。

⑸宋代家具

中国家具史中空前发展的时期,也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时期。宋代家具品种有床、榻、桌、案、凳、箱、柜、衣架、巾架、盆架等,还出现了专用家具,琴桌,棋桌,等。

家具形式也多种多样,仅桌子一项已有正方、长方、长条、圆桌、半圆桌,还有炕桌、炕案;凳子有方、长方等形式;椅子有靠背椅、扶手椅、圈椅、交椅等。宋代家具在制作上也不有少变化。开始使用束腰、马蹄、蚂蚱腿、云兴足、莲花托等各种装饰形式;

同时使用了牙板、罗锅枨、矮佬、霸王枨、托泥、茶钟脚、收分等各式结构部件。宋代,我国已基本完成起居方式的转变,供垂足坐的高形家具占绝对主导地位。在宫廷里,统治阶级不惜工本制作了一批高级家具。

河北巨鹿出土的宋代桌子和椅子,就是较为完美的代表作品,体现出宋代家具艺术的发展水平。所以, 没有宋代家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,就不会出现完美、精湛的明式家具。明式家具是在宋代家具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⑹明代

明代手工业的艺人数量增多,技艺高超。明代江南地区手工艺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,并且出现了专业的家具设计制造的行业组织。 《鲁班经匠家镜》一书是建筑的营造法式和家具制造的经验总结,分建筑和家具两部分,其中对家具作了详尽的分类。

如:椅凳灯、桌案类、床榻类、橱柜类、台架类、屏座类等,每一类中又分别叙述不同形式,如床榻类中有大床、禅床、凉床、藤床等;桌案类有一字桌、案桌、折桌、圆桌、琴桌、棋桌、方桌等。其他如选材,卯榫结构,家具尺寸,装饰花纹及线脚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和记述。

中国家具经过不断地变化、演进和发展,到了明代,进入了完备、成熟期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,被称“明式家具”,品种式样丰富多彩,流传至今的大批家具珍品记录了手工艺人的勤劳智慧和光辉业绩。

明式家具在形态上来讲,一方面,它以其简练和精干的造型赢得赞誉,但同时这个时代家具造型的单调、拘谨,缺乏变化。

明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高峰期,在我国家具史乃至世界家具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,以形式简洁、构造合理而著称。其特点主要表现如下:

① 家具结构科学,曲线讲究舒适,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。

② 造型优美,舒展大气,重视材料的天然色泽、纹理。

③ 装饰简洁,与现代美学法则一致。

④ 制作省工,用材适当、广泛,构造合理。

⑺清代

清初之时 ,家具上的创新不多,还保持着明代家具的样式 ,中叶以后,清式家具的风格逐渐明朗起来,家具也出现了新的特征,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,形成稳定、浑厚的气势。而样式也十分丰富,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,靠背、扶手、束腰、牙条等新形式,更是层出不穷。

装饰上求多、求满,常运用描金、彩绘等手法,显出光华富丽、金碧辉煌的效果。清代家具以雍、乾为鼎盛时期,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多,式样广,工艺水平高,最富有“清式”风格。在装饰上,这一时期力求华丽,并注意与其它各种工艺品相结合,使用了金、银、玉石、珊瑚、象牙、珐瑯器、百宝镶嵌等不同质材,追求金碧璀璨、富丽、堂皇,遗憾的是,这一时期的家具,有的由于过分追求奢侈,显得繁琐累赘。

清代家具在继承和发展明式家具特点的同时,又采用了更多的嵌、绘等装饰手法,吸收了西洋的纹样并将多种工艺美术应用在家具上。其特点主要表现如下:

①家具造型凝重,以柔和的曲线为主,装饰丰富甚至过分而显得繁琐。

②雕、嵌、绘等手段同时使用,特别有富丽豪华之感。

③品种多样。

8. 中国家具史

是的。

梨歌红木家具厂位于有着“中国红木产业之都”、“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”、“中国红木雕刻之乡”之称的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,主营:刺猬紫檀 国标红木。公司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,是中山唯一一家新中式红木家具制造商和销售商。公司集产品开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于一体,公司生产设备先进,技术力量雄厚,拥有一批高素质员工和精良的技术人才。

梨歌红木家具自成立以来,不断引进各种先进机器设备,对木材干燥进行严格处理,做到一丝不苟,所生产的产品都是采用上等名贵木材。产品既有实用价值,又有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,深受新老客户的青睐。

梨歌红木家具总经理卢天才曾担任极大知名品牌设计总监!在其带领下,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的工艺人才,结合传统和现代理念,对每一件家具精雕细琢、反复打磨、潜心精制,从大料到小节,从原料到成品,都按历史传承的工艺制作,做到每一件产品无论是花鸟山上、人物仙景或是梅兰竹菊,都是活灵活现、栩栩如生。

中国红木家具历史悠久,工艺精湛。东方木歌具秉承了清明款式的内涵,突然文化品位,求新求美,使传统家具再现光彩。

公司还可根据客户特殊要求设计制作各款高档红木家具和工艺品,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光临与合作

9. 西方家具史

清代家具为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时期。虽然清代档案、历史文献浩如烟海,但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却不多,故从事清代家具研究的学者多是从现存实物中进行分析。清代坐具在造型和结构上继承了明代的传统,但清代宫廷坐具的造型趋向于复杂,镶嵌和雕刻大量增多。沈阳故宫珍藏有许多精美的明清椅子,展示出了明清坐具所具有的诸多特点。

清代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,通高108、座高52、椅面66×52厘米。造型端庄、凝重,靠背垂直,搭脑呈驼峰式,扶手短、宽、厚,鹅脖细圆、弯曲,可以上承肘压,下适手扶。既显得美观舒适,又无牵强生硬之感,足见制者的匠心。其座面与靠背均镶嵌黑白花大理石,靠背透雕“福禄寿喜”图案。此椅引人注目之处在雕嵌上,从扶手到靠背满嵌螺钿,搭脑上嵌一“寿”字篆体图案,外沿有11朵团花。镶大理石圆框上嵌有10个蝙蝠,间隔有不同的寿字图案,雕工均十分美观。靠背左上雕梅雀,栩栩如生,下雕蝠鹿纹,代表着福禄双全。并有嵌螺钿,闪闪发光,点缀成梅花纹,恰到好处。其花泽淡雅,美观大方,雕饰虽繁,不为所累,收到了华丽妍秀、面面生姿的效果。

清 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

清代红木嵌螺钿靠背椅,通高98.7、座高55、椅面65.6×52厘米。搭脑为蝙蝠式,很别致;扶手较宽厚,鹅脖弯曲光滑,带束腰,管脚处有罗锅枨,椅脚为回纹方棱,垂直收足,做工精细,比例适度,给人一种匀称和沉实的感觉。靠背、扶手三镶黑白花大理石,靠背中心处镶有一圆形大理石。大理石也称云石,是在地壳内高温高压下变软,并在所含矿物质发生变化时重新结晶形成。颜色很多,通常有明显的花纹,其石面纹饰,既像汹涌波涛的大海,又像狂风席卷的沙漠。大理石旁边为如意纹,雕刻较深,见棱见角,雕工精致,内容丰富。如意上还雕有猴等图案,所雕如意用紫檀木,其搭脑上木质虽都是红木,但有深、浅色之分。看出此椅用料较节省,并掺有其它硬杂木,是典型的京作。扶手下雕有葫芦纹,并镶有小长方形大理石,非常优美;靠背所镶圆框上嵌满螺钿,图案为暗八仙纹。所雕如意及搭脑上所刻的蝙蝠上都嵌有五彩螺钿。

清 红木嵌螺钿靠背椅

清代红木透雕镶大理石靠背椅,通高102.5、座高49.5、椅面69×50.4厘米。搭脑呈灵芝式。椅角呈“爪抓球式”。垂直收足,靠背镶圆形大理石,上面分别刻着“晚山碧云”和“寒谷积雪”。其天然图案既像夜晚的白云,又像寒冷的山谷里堆积的厚厚白雪,宛然是一幅泼墨山水画。扶手及靠背均透雕灵芝花纹,其上雕灵芝图案,以折枝花和联朵的形式,象征起死回生的功效,喻意着坐椅能无疾去病。此椅为典型的“广作”;表现为用料粗硕,雕刻较浅,转折比较灵活,雕工细致,造型讲究奢华和繁复。

清 红木透雕大理石靠背椅

清代红木镶大理石靠背椅,亦称硬太师椅。通高109.5、座高50、座面64×48厘米。搭脑呈“桥梁式”,扶手呈弯曲状,中凹旁凸,并向下顺斜,适合人体;带束腰,腿外撇。榫卯十分紧密、牢固,整体造型十分优美;木质纹理裸露,木形呈圆木棍式,柔滑,圆润,简练,凝重。靠背镶圆形大理石,靠背和扶手均雕葡萄纹。早在宋代,曾出现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十分特别的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,即称为太师椅。太师是官名,是尊贵、高雅的象征。据传太师秦桧坐在交椅上,因仰头时无意中将头巾坠落,官员吴渊立即把头巾捡起来给秦桧戴上;随后,命人制做了一种荷叶托首,由工匠安在椅靠上。太师椅由此产生,传开。不久,朝臣都用这种交椅以仰首而寝。明代太师椅已不是指带荷叶托首的交椅了,而是椅背、扶手呈圈者。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称为太师椅,造型庄重严谨,用料厚重,宽大夸张,装饰繁缛。这些特征都是为了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,已完全脱离了追求舒适的初衷,而趋向于尊严。

清 红木镶大理石靠背椅

清代紫檀木浮雕靠背椅,通高119、座面80×52、座高36厘米。紫檀木是“木中之王”,多无大器。因此,此椅比较珍贵。此椅造型别致,靠背有背倾角,呈三屏风式,中高侧低。搭脑后仰、柔软、顺滑,扶手为屏板式,里外部皆浮雕串枝花,形象生动细致,雕刻技法成熟,圆润浑厚,不露刀锋,制作极精。座面下带束腰,三弯腿下带托泥,屏板、腿、牙饰浮雕卷草纹。扶手所用檀木颜色要比靠背、座面和腿处深。

清 紫檀木浮雕靠背椅

清代圈椅,高103、宽72.5厘米。靠背刻有一个篆书“寿”字,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坐具的榫卯结构,做法巧妙,牢固耐用。此椅在高度上比明式坐椅有所下降,以适合人们使用,这较明式更为实用。做工是比较精致的,造型也较美观。

清 圈椅

清代檀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,通高105、座宽66.3厘米。靠背透雕图案:由两如意环抱着松树、翠竹,再加上以五彩螺钿形成的梅花,构成三友图;搭脑上还有用五彩螺钿镶嵌成相对而飞的蝴蝶。扶手里向单面雕刻花纹并镶嵌大理石,座面镶有方形大理石,束腰下鼓牙面上镶嵌有螺钿缠枝花纹;足饰回纹。

清 檀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

清代铁梨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,高104.7、宽66厘米。椅座和靠背都镶有黑白花大理石,围板及腿部分满嵌螺钿;扶手框中为浮雕“喜上眉梢”纹。带束腰,罗锅枨。搭脑为双峰式,中心处镶嵌有五彩螺钿,图案为两支蝙蝠环绕在一个团寿字周围,两旁螺钿梅雀图。靠背镶嵌圆大理石。圆框上面镶嵌有22个寿字变体图案。椅面镶着方形大理石,两侧雕刻着双鹿、梅花和喜鹊,形成一个福禄寿喜的图案。座椅的前面满嵌五彩螺钿,图案为梅枝、梅花。两腿的花牙处中心嵌有12朵梅花,两侧为两只喜鹊的传统吉祥纹样。古人以喜鹊为喜的象征,唐宋时期即有此风俗。梅花谐音“眉”字,画喜鹊站在梅花枝梢,即组成了“喜上眉(梅)梢”的吉祥图案。铁梨木家具的存世数量不算少,但在家具家族中的地位一直很低,得不到应有的重视。

清 铁梨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

清代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,通高101、宽65.7厘米。座面镶嵌长方形黑白花大理石,靠背镶有圆形黑白花大理石,扶手雕花篮,雕刻与镶嵌组成福禄寿喜如意纹,方腿加管脚枨,回纹方足。

清 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

清代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,通高100、座宽65.5厘米。扶手雕梅花,四腿顶端浮雕兽头,足作兽爪按球状。红木坚硬、致密,原色浅红,年久经空气氧化,逐渐变深,似黑里透红略呈紫,年轮纹呈直纹。红木坐椅,明代即有,清代较多,以广作为最好,俗称“彻红木”。清代红木坐椅数量较多,这是由于红木具有庄重的材色,是清代坐椅追求的理想材料。红木生长在中国广东、云南及东南亚,尤其是印度为主要产地。红木家具一般被认为始于明代,到了清代才大量生产。所以,从总体上说,红木家具主要反映的是清代家具特色,在造型艺术上绝大多数属于清式范畴。用量粗大、形体厚重、线形强烈、结构繁复,呈现出一种与明式迥然不同的造型特点和时代风貌。

清 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

清代红木透雕镶广石靠背椅,通高105.5、座高50.6、宽66.2、厚50厘米。靠背雕有灵芝纹饰,镶嵌有圆广石;扶手及框内雕有灵芝纹,椅足饰卷云纹。清代家具风格十分注重装饰,家具镶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这与清代统治者来自于游牧民族有着直接的关系,因为满族人性格豪放,喜欢华丽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,而繁缛的镶嵌更能符合他们对审美的要求。在注重物质生活享受和极端颓靡的思想意识下,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,也使这一时期的镶嵌艺术达到了顶峰。家具镶嵌的材料如大理石、贝壳等,日益丰富,多样化,后期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,使其镶嵌艺术达到了家具史上的最高峰。

清 红木透雕镶广石靠背椅

清代红木镂空汉瓦靠背椅,通高104、座高51、宽63.5、厚50厘米。座椅的靠背镶有白色大理石,镂空流云、蝙蝠、盘肠,扶手镂空汉瓦,篆书“延年益寿”四字。一个时代的文学与绘画艺术也会对当时的家具镶嵌有一定的影响。文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,自魏晋以后,他们就倡导脱俗遁世、修身养性等思想,山水题材的图案体现了文人退隐山林、亲近大自然的想法。梅、兰、竹、菊等题材的图案则是文人雅趣的反映,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当时家具镶嵌图案风格的形成。所谓“写意”的风格就是不追求事物的客观真实性,而是强调“似与不似之间”的意境美,即根据抒发自我情感的需要对自然物的剪裁,以突出人的主观情感,张扬个性。在风格上追求“气韵生动”,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家具镶嵌图案的设计。诸如此类的美学观点被工匠们理解和吸收,就影响了清代镶嵌装饰的风格。

清 红木镂空汉瓦靠背椅

清代红木边嵌檀木山水靠背椅,通高107、座高48、宽100厘米。红木边里外部兰漆地浮雕山水花纹,球形足,牙浮雕卷云纹。边嵌檀木,是清式坐具的一个重要特点。

清 红木边嵌檀木山水靠背椅

清代红木嵌螺钿石心靠背椅,高112、宽67厘米。在座椅的靠背中,有透雕嵌螺钿的“福、禄、寿、如意”图案,扶手内镶有云石浮雕葫芦;椅面镶长方形大理石。清康乾盛世为家具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家具制作继承了明代家具结构上的传统做法,但造型却很复杂,风格大变,趋向华丽厚重,线条平直硬拐,装饰繁琐。从大量的现存清代家具中可以看出,这一时期的家具追求的是庄严、富丽、豪华的风格。而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注重装饰。镶嵌的效果尤为突出。可以说,到了清代,由于追求富丽堂皇风格的需要,而促进了螺钿家具的进一步发展,并成为螺钿家具的鼎盛时期。

清 红木嵌螺钿石心靠背椅

清代红雕漆云龙靠背椅,通高90.5、宽59.5厘米。靠背呈三屏风式,托首如意式,雕有“吉庆有余”、“八吉祥”等图案;余处雕花、云、万蝠纹。清代宫廷的雕漆造型古朴庄重,纹饰精美考究,色泽光润,形态典雅,并有防潮、不变形的特点。

清 红雕漆云龙靠背椅

清代硬木雕团寿字靠背椅,通高97.5、宽62厘米。搭脑为双峰式浮雕蝙蝠。靠背透雕团寿字,属文字类的装饰图案。清代家具上经常镶嵌有吉祥文字和诗文,常见到的吉祥文字有福、禄、寿、喜等。还有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组成的“百福”、“百寿”、“百禄”、“百喜”图,诗文主要是镌刻一些名人或书法家的作品。这些文字类图案常作为家具装饰与家具结合起来,体现出书法艺术、传统文化与家具艺术相应相生,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。

清 硬木雕团寿字靠背椅

清代红木镶大理石竹纹靠背椅,通高100、座高50、座宽66厘米。座椅的靠背镶嵌有圆形的大理石,两侧透雕竹纹,左右扶手雕有玉兰花卉。搭脑为马鞍式。玉兰花代表着报恩,竹子寓意平安。

清 红木镶大理石竹纹靠背椅

从大量的传世家具中可以看出,用大理石镶嵌的家具是非常之多。而且南北通用,范围非常广泛,是清代家具的主要装饰手法之一。在家具上镶嵌较大面积的理石是广作的特点之一。广东地处亚热带,气候比较炎热,是气温较高地区,人们喜欢用大理石作为家具镶嵌材料。在椅的座和靠背等主要部分镶以晶莹冰洁、纹理秀美的大理石,在色彩上不仅起到鲜明的对比作用,也使坐具显得雍贵华美。使用时,冰洁的大理石给人以清凉舒适感,加上大理石花纹变化万千、奇妙异常,使观者遐想连连。从纹饰上看,京作家具较其它地区又独具风格。它从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、铜器上吸取素材,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。

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发展的更加广泛了。明代多雕刻螭虎龙,而清代则以龙纹最为常见,其它还有螭纹、兽面纹、勾卷云纹等。根据家具造型的不同特点,而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纹饰,显示出各式古香、文静典雅的艺术形象。